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ython 3 学习笔记之——基础语法
阅读量:704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413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3 分钟。

1. a, b = a, a + b
  • 先计算右边表达式,然后再同时赋值给左边。
2. 条件控制和循环语句
  • 条件控制
if condition_1:    statement_block_1elif condition_2:    statement_block_2else:    statement_block_3复制代码
  • while 循环
while condition:    statement_blockelse:  # 可有可无    statement_block复制代码
  • for 循环
for 
in
:
else:
复制代码
  • range() 函数
>>> a = list(range(3))>>> a[0, 1, 2]>>> a = list(range(1, 5, 2))>>> a[1, 3]复制代码
  • break 语句可以跳出 for 和 while 的循环体。如果你从 for 或 while 循环中终止,任何对应的循环 else 块将不执行。
  • pass是空语句,是为了保持程序结构的完整性。pass 不做任何事情,一般用做占位语句。
3. 迭代器和生成器
  • 字符串,列表或元组对象都可用于创建迭代器。
>>> a = [1, 2, 3, 4]>>> it = iter(a)>>> next(it)1>>> next(it)2>>> next(it)3>>> next(it)4>>> next(it)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 File "
", line 1, in
StopIteration>>> it = iter(a)>>> for i in it:... print(i)... 1234>>>复制代码
  • 创建自己的迭代器,需要在类中实现实现两个方法 iter() 与 next() 。iter() 方法返回一个特殊的迭代器对象, 这个迭代器对象实现了 next() 方法并通过 StopIteration 异常标识迭代的完成。
class MyNumbers:    def __iter__(self):        self.a = 1        return self     def __next__(self):        if self.a <= 5:            x = self.a            self.a += 1            return x        else:            raise StopIterationmyclass = MyNumbers()myiter = iter(myclass)for i in range(5):    print(next(myiter))for x in myiter:    print(x)>>>12345复制代码
  • 在 Python 中,使用了 yield 的函数被称为生成器(generator)。跟普通函数不同的是,生成器是一个返回迭代器的函数,只能用于迭代操作,更简单点理解生成器就是一个迭代器。在调用生成器运行的过程中,每次遇到 yield 时函数会暂停并保存当前所有的运行信息,返回 yield 的值, 并在下一次执行 next() 方法时从当前位置继续运行。
import sysdef fibonacci(n):  # 生成器函数 - 斐波那契    a, b, counter = 0, 1, 0    while True:        if counter > n:            return        yield a        a, b = b, a + b        counter += 1f = fibonacci(10)  # f 是一个迭代器,由生成器返回生成while True:    try:        print(next(f), end=" ")    except StopIteration:        sys.exit()>>>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复制代码
4. 函数
  • Python 定义函数使用 def 关键字,一般格式如下:
def function_name(args1, args2):    statement    return复制代码
  • return [表达式] 结束函数,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。不带表达式的 return 相当于返回 None。

  • 可更改(mutable)与不可更改(immutable)对象

  • 在 Python 中,strings, tuples, 和 numbers 是不可更改的对象,而 list, dict 等则是可以修改的对象。

    • 不可变类型:变量赋值 a = 5 后再赋值 a = 10,这里实际是新生成一个 int 值对象 10,再让 a 指向它,而 5 被丢弃,不是改变 a 的值,相当于新生成了 a 。

    • 可变类型:变量赋值 la = [1,2,3,4] 后再赋值 la[2] = 5 则是将 list la 的第三个元素值更改,本身 la 没有动,只是其内部的一部分值被修改了。

  • Python 函数的参数传递:

    • 不可变类型:类似 c++ 的值传递,如整数、字符串、元组。如 fun(a),传递的只是 a 的值,没有影响 a 对象本身。比如在 fun(a) 内部修改 a 的值,只是修改另一个复制的对象,不会影响 a 本身。

    • 可变类型:类似 c++ 的引用传递,如列表,字典。如 fun(la),则是将 la 真正的传过去,修改后 fun 外部的 la 也会受影响。

  • Python 中一切都是对象,严格意义我们不能说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,我们应该说传不可变对象和传可变对象。

  • 参数

    • 必需参数。必需参数须以正确的顺序传入函数,调用时的数量必须和声明时的一样。
    • 关键字参数 。关键字参数和函数调用关系紧密,函数调用使用关键字参数来确定传入的参数值。使用关键字参数允许函数调用时参数的顺序与声明时不一致,因为 Python 解释器能够用参数名匹配参数值。
    • 默认参数。调用函数时,如果没有传递参数,则会使用默认参数。
    • 不定长参数。你可能需要一个函数能处理比当初声明时更多的参数,这些参数叫做不定长参数,它们在声明时不会命名。
    def functionname([formal_args,] *var_args_tuple ):    "函数_文档字符串"    function_suite    return [expression]复制代码
      1. 加了星号 * 的参数会以元组(tuple)的形式导入,存放所有未命名的变量参数。如果在函数调用时没有指定参数,它就是一个空元组。我们也可以不向函数传递未命名的变量。
    def functionname([formal_args,] **var_args_dict ):    "函数_文档字符串"    function_suite    return [expression]复制代码
      1. 加了两个星号 ** 的参数会以字典的形式导入。
  • 匿名函数

    • 所谓匿名,意即不再使用 def 语句这样标准的形式定义一个函数。

    • lambda 只是一个表达式,函数体比 def 简单很多。

    • lambda 的主体是一个表达式,而不是一个代码块。仅仅能在 lambda 表达式中封装有限的逻辑进去。

    • lambda 函数拥有自己的命名空间,且不能访问自己参数列表之外或全局命名空间里的参数。

    • 虽然 lambda 函数看起来只能写一行,却不等同于 C 或 C++ 的内联函数,后者的目的是调用小函数时不占用栈内存从而增加运行效率。

    sum = lambda arg1, arg2: arg1 + arg2   print ("相加后的值为 : ", sum( 10, 20 ))   print ("相加后的值为 : ", sum( 20, 20 ))     >>>  相加后的值为 :  30  相加后的值为 :  40复制代码
5. 列表推导式
vec = [2, 4, 6][3 * x for x in vec if x > 3] >>>[12, 18]matrix = [ [1, 2, 3, 4], [5, 6, 7, 8], [9, 10, 11, 12] ][[row[i] for row in matrix] for i in range(4)]>>>[[1, 5, 9], [2, 6, 10], [3, 7, 11], [4, 8, 12]]复制代码
6. 遍历技巧
  • 在序列中遍历时,索引位置和对应值可以使用 enumerate() 函数同时得到。
  • 同时遍历两个或更多的序列,可以使用 zip() 组合。
  • 要反向遍历一个序列,首先指定这个序列,然后调用 reversed() 函数。
  • 要按顺序遍历一个序列,使用 sorted() 函数返回一个已排序的序列,并不修改原值。
a = [2, 4, 6]for i, v in enumerate(a):    print(i, v)>>>0 21 42 6>>> b = ['sen', 'ius', 'en']>>> for i, j in zip(a, b):...     print(i, j)... 2 sen4 ius6 en>>> for i in reversed(a):...     print(i)... 642>>> for i in sorted(b):...     print(i)... eniussen>>> 复制代码

参考资料

获取更多精彩,请关注「seniusen」!

转载地址:http://blaa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关联图
查看>>
The Nested Set Model
查看>>
Angular开发(五)-关于组件的基本认识
查看>>
计算两个经纬度之间的距离 单位(m)
查看>>
hdu2544(spfa,个人早期代码)
查看>>
2014年值得关注的10个开源项目(下)
查看>>
oracle查看被锁的表和解锁
查看>>
实现主机、虚拟机、开发板的相互ping通
查看>>
linux基本命令
查看>>
IOS开发之UI中的其他小控件
查看>>
据说这些工具可以提高程序员的工作效率
查看>>
IT组织架构的变迁
查看>>
AlarmManager类的应用(实现闹钟功能)
查看>>
自定义实现Hadoop Key-Value
查看>>
Android的数据过滤机制
查看>>
CENTOS流水账0003.2[安装Rails]
查看>>
使用IDEA创建java WebApp(Maven)
查看>>
Hibernate上路_07-数据库乱码解决
查看>>
MySQL 中 localhost 与 127.0.0.1 的区别
查看>>
HTTP中的URL长度限制
查看>>